北京一种网红怪鱼泛滥?专家:系外来物种
- 2025-11-25 08:55:46
━━━━━
数量激增原因仍需科学研究
河川沙塘鳢是怎么进到北京的?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并数量激增?
“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赵亚辉说,理论上讲,这种鱼在寒冷的北京冬季无法越冬,过去形不成入侵威胁。但近年来,北京冬季很多城市河道是不结冰的。“这可能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处理后的中水排入河道时温度比正常水温略高2-3摄氏度,形成了水体新的环境变化。“河川沙塘鳢自然繁殖形成种群,才导致了现在的爆发状态。不过冬季水不结冰,是否和鱼能够自然繁殖有直接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论证。”
在南方,河川沙塘鳢作为经济鱼类被养殖,它们味道鲜美,没刺儿、蒜瓣肉、蛋白质含量高。“但是在北京,不能指望靠捕捞食用,将这些鱼消除。”赵亚辉说,对于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大于治理,应该在它们形成威胁之前或者种群爆发之前,进行有效防控。“一旦爆发了,再想把它们灭掉,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成功案例,这是很难的。”
据他介绍,治理外来入侵物种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物理方式,比如对于外来入侵植物将其割掉,对于鱼类将其打捞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化学方式,比如对外来入侵昆虫喷洒杀虫剂等药剂;三是生物治理,利用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其与环境的关系对其进行治理,这种方法也是最好的。
“科研人员要做的,首先是了解其习性和需求,知道它能在北京活下来有哪些关键制约因子,它的生活习性中有哪些是对环境敏感的,如此一来,就可以调整环境的相应参数,限制种群的自我繁殖和扩张。”
━━━━━
外来物种入侵威胁北京本地鱼类
据赵亚辉介绍,北京历史上自然分布的土著淡水鱼类有78种,20世纪60年代至2010年前后,北京鱼类物种数量有所下降,当时大概能看到40多种鱼。随着近些年生态治理,水域环境得到改善,鱼类物种数量如今恢复到50-60种。
过去,北京水体面临的是河道断流、水资源短缺、过度捕捞、水污染等问题。近些年,随着北京市生态环境治理,这些问题基本已解决,所以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就变得很明显。“目前,北京水域中外来物种情况比较严峻,已经成为北京市鱼类多样性保护新的、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威胁因子。”
最近几年,除了河川沙塘鳢,原产北美的大口黑鲈和太阳鱼种群分布也迅速扩张,除了影响北京本地鱼,它们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比较明显的危害。
究其原因,赵亚辉指出,爱好者以往到河边、鱼塘进行台钓。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追求路亚,这是模拟小鱼作为诱饵,吸引肉食性鱼类攻击的一种钓法。但北京缺乏比较凶猛的较大体型的肉食性鱼类,一些钓场就从外地引进这些鱼类到北京,这些鱼类没有保护等级,如果钓场在河道附近,洪水可能将其冲到河道中。另外,违规放生也是外来鱼类入侵的一个重要渠道。
他说,在防控过程中,公众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一方面是不要随意放生,另一方面,钓鱼爱好者可以通过APP记录外来入侵鱼类的点位和数量,这对于科研人员了解其分布范围并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