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世界六大CD转盘回顾
- 2025-10-11 14:19:50
查看: 94663|回复: 57
[转盘]
世界六大CD转盘回顾
[复制链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电梯直达
1#
发表于 2012-1-31 11:09:0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易区新帖推荐
感谢关注耳机俱乐部网站,注册后有更多权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从80年代初第一台商品化CD机进入市场,应该看到,正是由于CD的诞生跟普及,把HIFI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实单就CD数字技术来说,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以PHILIPS和日系机芯的机械结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其中以PHILIPS的CDM4 PRO、CDM3摇臂转盘,TEAC的VRDS钳型转盘,SONY的光学固定转盘,PIONEER的倒置转盘,DENON的三重避震转盘等甚为著名。也许你会认为:不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果告诉你就是这样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到现在我们还不能国产化的话,你又会作何感想?(虽然国内也有几条廉价机芯的生产线,但那也几乎是完全购买的别人的技术和设计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欣赏这些充满智慧结晶的工业艺术品!影响CD机音质的首数CD机转盘,它包括主轴、主轴电机、激光头组件、循迹电机导轨,当然还有基座和碟夹。转盘的主要作用是让CD唱片以一种理想的呈水平点怛线速——CLV旋转,其素质的好坏主要以稳定性衡量。下面的六大HI-FI转盘能否达标,就要你来评价了。1、PHILIPS摇臂转盘PHILIPS机芯是欧美CD机制造商喜欢采用的主流机芯。以光头的寻迹方式,分为“摇臂寻迹”机芯和“直线寻迹”机芯。发烧友比较喜欢的是他的单光速设计、摇臂寻迹式机芯。在PHILIPS的摇臂系列转盘里面比较著名的是CDM3、CDM4 、CDM9几款,其中最为业界称颂的是CDM4 PRO,在港台被称颂为“王盘”。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里没有提及CDM1、CDM2,这是因为CDM1体大笨拙实用性差,而CDM2设计上有点“小瑕疵”,生产不久后就自然淘汰了。(市场上极少见到采用这两款机芯的产品)PHILIPS CDM4 PRO 铸铝全悬浮摇臂系统国米格DUO CD-2转盘使用的是CDM3转盘,KRELL MD1也使用了该机芯。CDM9常被使用在一些中低档CD机里面,而CDM4 PRO则被应用到了PHILIPS的顶级LH500R-LH800R以及MARANTZ 的老旗舰CD-15F、N、K上。(CD15机的后缀字母F为本土版本、N为欧美版本、K为中国版本)。除上述高档机型应用外,它还被Mark Levison No31、Jadis、Primare等厂家的高档产品采用。CDM4 PRO整体为铸铝制造,采用霍尔无刷马达。高纯度玻璃聚焦镜头由德国专业镜头制造厂家定制。整体结构简洁合理,性能非常稳定,使用寿命很长,应该说CDM4 PRO是所有著名机芯里面最可靠最长寿的。CDM-4PRO,这个转盘的机械中央底板部分是用两层不同厚度的铝合金,夹着一层吸震软胶造成的塑料基板,兼有稳固与吸震的效果。在底板上同样用两层不同厚度的铝合金夹着一块重达6Kg铅板底盘,承放在4条特别调校的阻尼防震弹簧上面,而这块底盘就是用来安放CD心脏部分——转盘的基座。(它可以有效地吸收低频谐振CD转盘组合则再用四只特种橡胶圈隔离在底盘之上。(这种橡胶圈对吸收高频谐振最为有效)机面顶盖是一块厚达1.25cm的实心铝,在放CD那个圆孔边缘也有一条橡胶圈,其作用是当那块实心铝顶盖合上后,完全将CD转动部分与外界空间隔绝,空气也不可能把谐振传过来!此读取机构比较起上述系统中的转盘可以说是最简洁了。其它的光学组件中小距离的径向移动都是依靠循迹线圈来调整,而远距移动则是由径向电机负责。当然,机械的节省就要电路补救,故其后面的伺服电路相对较复杂。某些厂家针对它的缺点作了一些技术改造,(如Krell)但价格却难以接受。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38 编辑 ]
225847_2010122112312315d9U.jpg
(37.96 KB, 下载次数: 2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09 上传
225847_201012211231232RARo.jpg
(53.35 KB, 下载次数: 19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10 上传
225847_201012211231234HAht.jpg
(53.37 KB, 下载次数: 18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13 上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收藏13
分享
支持0
反对0
nuxus roon核心专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变色卡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2、SONY Fixed Pick Up Mechanism(光头固定读取系统)SONY光学固定转盘SONY的“光学固定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的移动光头寻迹变为固定光头不动,而让旋转的唱盘机构直线运行寻迹。相对高速旋转的唱盘机构加上一个重量不菲的片镇就象一个高速、高质量旋转运动着的陀螺,对自身和外来震动能够有效的抑制。运行时相对与质量轻巧的光头小车具有更有效的抗震性和稳定性。SONY旗舰合并机XA7ESD的光学固定转盘系统。并已移植到了中低档CD机上。同时也运用在高档SACD机 SCD-1、 SCD-777上。这也是SONY的一贯作风。早期设计的“磁悬浮”机芯也是一款很优秀的机芯,从最低档的222ESD到高档的X7ESD、都是几乎相同的机芯。并不因为产品档次上的差距而缩水转盘。世界上能够这样设计产品的厂家,恐怕极少极少了。买到低档型号的烧友会沾沾自喜:哈......这机器拥有一个跟高档机一样的转盘!但不知那些买到高档型号的烧友会不会同样在想:跟低档机器一样的转盘SONY对自己开发的新技术向来是天马行空,同样的这光学固定转盘也极少为其他厂家供应。除Gryphon外看不到其他厂家有采用这个转盘系统的。一般的CD机激光头是沿径向前后移动,如:TEAC VRDS、Pioneer 倒置转盘、Denon三层避震转盘系统、CEC皮带带动系统;或摇臂式摆动,如:PHILIPS CDM-4PRO 铸铝全悬浮摇臂系统,而唱片则在一个固定位置旋转。由于激光头质量极轻,容易受到外来振动的影响,不得不依靠伺服系统的帮助前后快速移动来确保读出CD片的信号,这样导致了激光头读出数据的误码率大大增加,使得CD机音质恶化。在当今音响界还有些独出心裁设计的转盘也值得发烧友们留意:Nakamichi的多片装系统受到Mclntosh 的支持,其余如 Onkyo、JVC、Kenwood也有其独特的设计,在选购转盘时也不防考虑一下。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33 编辑 ]
225847_201012211415112PaZu.jpg
(44.8 KB, 下载次数: 18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33 上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1:11
|
只看该作者
3、TEAC VRDS 钳型转盘VRDS(无共振读取系统)(Vibration-Free Rigid Disc-Clamping System)TEAC的VRDS转盘也是业界口碑很好的一款转盘。“U”型钳臂为铸铝制造 (低档型号的钳臂为钢板冲压成型),直驱无刷马达的驱动线圈(定子绕组)固定在钳臂中间,马达的转子另一端就是压片盘同样为铸铝制造(低档型号为塑料的),在压片盘下面有一个随进出片托盘连动的片夹装置,CD片进入到位后夹片装置上升把CD片紧紧的夹住。整体结构牢固可靠精密,唱片在压片盘和片夹的夹持下纹丝不动,具有良好的防震缓冲效果,再配合高灵敏度、高精度的磁浮式直线寻迹光头,有效的减少了误码的产生,是性能非常优秀的无共振读取系统常见的VRDS系统型号为CMK3.2、CMK4。(主要差异在于支架的强度及压片夹制造材料质量)使用在顶级器材上的,多以铝铸框架构成,既重又稳。Wadia的高级CD唱盘或转盘就是使用“CMK3.2”结构,(将“CMK3.2”的底盘、压盘以及压盘驱动电机固定架等改为塑料制品,便是中等级数的产品,如“CMK4”)VRDS转盘使用直线式读取机构,以伺服电机驱动,经过三层减速齿轮之后,通过螺旋状的金属棒带动激光头。整个激光读取头与CDM-12的作法相似,是架在两支拋光金属棒上的,上面涂满了滑油,让激光头顺畅运行,并不因宠大的机械系统造成读碟速度减慢。代表作有TEAC VRDS-10N、VRDS20N 、VRDS -25x,欧美数码名厂WADIA的高档CD机跟转盘也采用了TEAC的VRDS转盘。Krell、Copland、Emsemble Resolution Audio等著名CD机都有采用。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34 编辑 ]
225847_201012211430392IX54.jpg
(50.64 KB, 下载次数: 18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34 上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7:10
|
只看该作者
4、DENON 三层悬浮避震系统天龙公司的三重避震转盘只使用在自家的顶级转盘DP-1跟旗舰合并机DPS-1上。整个机械系统全部安装在一块铸铝上,光头是直线马达伺服寻迹。主轴马达是石英直驱的,直径达6毫米的主轴,端面安装了极为耐磨损的红宝石。那只比CD片还要大出一圈的片镇重达200克。其安装工艺和机械加工之精密程度让人实在叹为观止。大扭力马达驱动粗壮而又极为精密的主轴,再配合上一只超级巨无霸片镇,唱片运转时非常平稳畅顺。港人有一个著名音响评论家曾经说过:“看了其转盘结构和工艺,再看其他转盘,统统都是玩具了,DP-S1转盘绝对是世界上最精确。最稳定的转盘”。曾一位朋友调侃说,把一个篮球从1米高处自由降落到正在工作的S1上,丝毫不影响其正常工作。是否属实到未去验证,但这个转盘的稳定抗震性能绝对是一流的。在笔者所有玩过的CD中(本文所介绍的几款著名转盘),单论 抗震一项,没有一台可以与之抗衡。“三重避震”从照片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光头、主轴马达系统紧凑的安装在一块铸铝块上,通过弹簧、阻尼油偶合悬浮在一个半屏蔽的凹型铸铝壳体上为第一层避震;凹型铸铝壳体又通过阻尼橡胶垫固定在一次浇铸成型的铸铝底盘上,此为第二层避震;铸铝底盘跟四个精心设施的避震脚软偶合完成第三重避震。“三重避震”转盘有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那个底盘厚达一厘米以上的超重合金铸铝机壳,大部分的外来震动能量都被这个超级机壳抑制了,即便有点残余动能通过弹簧、软橡胶垫传到转盘上后也是微乎其微,相对于转盘上那只200克的超级超重片镇来说,已经是微不足道了!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35 编辑 ]
225847_201012211231237k6DS.jpg
(53.65 KB, 下载次数: 17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35 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7:32
|
只看该作者
5、PIONEER 倒置转盘
先锋公司于1990年发表的转盘系统更是巧妙,世界上只有他把CD唱片反转向上使用。承片系统更象LP转盘,唱片的下面是一个质量比较大的从动铸铝转盘,铸铝转盘上面有一张经过精心设计处理的橡胶软垫,唱片就面朝上放在这个转盘上,驱动电机直接由上方驱动,当然了光头也是向下寻迹工作的。这套特殊的倒置式传动系统,到今天仍被视为最佳设计之一。
PIONEER旗舰合并机T09的倒置转盘系统,下级机T06、T07做了响应的简化,但基本结构不变。移植到中低档次CD机的倒置转盘主轴马达由霍尔马达改为普通的直流电机,高精度磁浮直线寻迹光头改为由普通马达齿轮传导寻迹的普及型光头,从动转盘的重量也下降缩水了。整体骨架也大量的采用了注塑工艺。WADIA的21就是采用的这种转盘,Theta、Audio Alchemy、EAD、等也有采用。
Pioneer倒置转盘机芯是欧美音响商最多使用的一种。传统的CD转盘的光学组件都是藏身于CD碟片之下,但Pioneer却反道而行之,将CD的印刷面朝下、信号面朝上放置在一个和CD大小相等的圆盘之上,而光头则再爬在碟片之上,这种工作方式有点像是以前的LP唱盘。
欧美音响厂商有:Audio Alchemy、Theta、EAD、Musical Design、Wadia。
其它CD唱片旋转的唱片夹大小其实只是与CD碟片内圈相仿而已,但Pioneer使用的却是一个和CD大小相等夹盘。光看托住CD碟片的旋转盘有CD这么大,就可以知道这样工作的机械一定比较稳定。而且它还和VRDS一样使用磁悬浮直线驱动系统,故在选曲时快而稳。缺点是信号面朝上放置容易受外来光源的干扰,所以最好不要打开机盖播放。
代表作有:Pioneer 09 07 05 PD-S703、PD-S503 、PD-T07HS PD-65 .....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6、CEC皮带带动系统/皮带带动式CD唱机在世界著名转盘里面,还应该值得一提的是CEC的皮带传动转盘。资深的发烧友都知道,以前的LP唱盘多数都是以皮带进行间接驱动的。因为皮带间接驱动可以隔绝电机所产生的振动,而现时,CD机则采用高扭力的直驱电机。(当然,电机本身发生震动及产生电磁噪音就不可幸免了)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何不采用早期LP的方式呢?因为CD机是以怛线速——CLV方式转动的,即内圈每分钟500周外圈则降到200周,皮带能否正常工作是个最主要的问题。后来CEC开发出一套“PLL锁相环路”加上高精度转轴及较重唱片夹所产生的飞轮效应:只要电机轻微转动,转轴就会转个不停。(让转速变化的问题降至最低,伺服系统的工作也更加容易)这种驱动方式可以有效隔绝不当振动 ,包括皮带可以隔绝电机所产生的振动;因为质量小而降低边缘的抖动,由此可降低伺服校正电路的负担。1991年问世的TL-1,当时倍受业界瞩目,它是世界首部皮带驱动CD 唱盘!93年问世的TL-0更是一部集技术与艺术一体的工艺品——CEC认为转盘的主轴电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震动源,作为解决方案,CEC把主轴跟马达分离开来,并使用皮带偶合传动(皮带的缓冲作用,可以有效的消除马达自身的震动传导给主轴),从而提高信号读取的准确性。这跟当初LP转盘的设计思路同出一辙。当然了,这个设计绝非单纯的把主轴跟马达分离加皮带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对CD恒线速转动方式的性能要求及响应对策。得意之作有:CEC TL-0顶级专业镭射转盘、CEC 5100Z皮带带动式CD唱机、CEC TL-1。欧美音响厂商有:Burmester、Parasound、Resolution。这些优质机芯的设计使用寿命大多为8~10年。实际上,整个转盘总成里面寿命最短的是光头,也是最贵的部件!光头的使用寿命跟用户的使用保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如不定时清洁光头、经常使用质量很差的盗版光碟等,都会缩短光头的使用寿命。另外,即便是正常使用,光头也是要缓慢的老化的。尽管仍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声音的质量已经开始下降了!如MARANTZ 15 CD机就要求用户最好能够五年更换一次转盘(尽管这机器可以使用到十年仍可以读盘很顺利),就是为了保证音质的优秀。PHILIPS的摇臂转盘没有单独的光头配件供应,更换时只能换整个转盘,这也大大的提高了维护费用。欣赏这些著名转盘可以让发烧初哥对CD机械芯结构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以后想购置CD机并考虑兼容做转盘的朋友来说,应该优先考虑采用这些机芯的产品,采用这些机芯的品牌型号,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产品!
[ 本帖最后由 hjpwh 于 2012-1-31 11:27 编辑 ]
225847_2010122112312310fI04.jpg
(56.38 KB, 下载次数: 16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31 11:27 上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4ahlay
1974ahlay
当前离线
积分2
0
主题509
帖子2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积分2
注册时间2011-7-14
发消息
7#
发表于 2012-1-31 11: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jpwh
hjpwh
当前离线
积分7
35
主题1832
帖子7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 积分
积分7
注册时间2010-9-4
发消息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2: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的帖子
日本系统。几乎每一家日本人厂都独立开发自己的CD 转盘, Sony 与 Sanyo 是其中最大的零组件供应商。绝大部分随身听的转盘都是 Sanyo的, Accuphase 与 NAD、M.F.都使用Sony 产品。Sony转盘型号众多,曾开发出任何动作均可在 1 秒内完成的型号,多数时候手指还未离开按钮音乐就已经响起;在新旗舰 R-10 转盘中开发出世界唯一的激光头不动而承片盘运动的新系统,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一般的CD机激光头是沿径向前后移动如:TEAC VRDS、Pioneer 倒置转盘、Denon三层避震转盘系统、CEC皮带带动系统,或摇臂式摆动如:PHILIPS CDM-4PRO 铸铝全悬浮摇臂系统,而唱片则在一个固定位置旋转。由于激光头质量极轻,容易受到外来振动的影响,不得不依靠伺服系统的帮助前后快速移动来确保读出CD片的信号,这样导致了激光头读出数据的误码率大大增加,使得CD机音质恶化。SONY是CD机的始祖,不过早期它却大量生产廉价机种,光头多采用齿轮或螺杆来间接驱动(早期国内的大部份CD芯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在高级的ES系列机中光头组件则用磁浮式驱动,但这种驱动方式相对防震较差。为了防震而新开发的光学固定型方式将质量轻,容易受振动的光头固定在主机坚固的底座上不动,而利用其轴心大、 振动小、扭力大、可以稳定动作的主轴电机运动来达到检索播放,减轻光头的压力。同时又设计了一个唱片镇,压在CD片上以减低唱片的振动。与传统的拾音移动方式相比,信号的读取稳定而准确,伺服系统能以比较缓慢的动作来处理,对稳定伺服系统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它的开发成功简直就是技术上质的飞跃!另外光盘使用纯铜制作的高稳定器由上往下压来进行运作,减轻了光盘高速运转时的振动,从而提高了CD机的音质。 新一代的超级CD即SONY的DSD(SCD-1唱盘)传动机构仍沿用此得意之作。这种拾取系统分成两个等级,较高级机型的驱动电机采用高刚性的铸模铝材料制造,电机的定子带有一个蓝宝石的轴承以增加耐磨性,而转子则带有一个红宝石轴承以减少磨损。整个光学系统被悬浮起来,直接安装在底盘上,使机械阻尼尽可能地小。目前使用这一等级拾取系统的SONY CD转盘,只有CDP-X7AES及CDP-X5000两种。代表之作有SONY CDP-R10、DAS—R10、CDP-X5000、SONY CDP-XA7ES、CDP-XA50ES、CDP-X3000、CDP-XA3ES 、欧美音响厂商有:Gryphon Tabu。
除了上述的几大转盘外,在当今的音响界还有些独出心裁设计的转盘值得发烧友们留意:如Nakamichi的多片装系统受到Mclntosh 的支持,其余如 Onkyo、JVC、Kenwood也有其独特的设计,在选购转盘时也不防考虑一下。
SONY Fixed Pick Up Mechanism(光头固定读取系统)
转一篇说SONY的文章
如果喜欢索尼自己米又足的话直上XA7ES,再者XA50ES,XA5ES,777ESJ,555ESJ。米少的话上XA3ES,此机在XA7ES(除SACD机之外普通CD机新款的旗舰。老款旗舰为X7ES。),XA5ES,XA50ES,XA3ES等款机中唯一的走动光头,其它为光头固定的,碟片移动的。此机光头为市面有卖的KSS-240A。XA系列是索尼最后期的CD机,再后就是97年后产的SACD(超级音频CD)机了。XA之前的是ESJ系列的。ESJ之前的是X?ES……
注意,CDP-?ESD是索尼的早期机子,也就是索尼差不多最老的机子了(还有老一点的),也就是八十年代早中期的产品,声音来说老的当然是最差的,期中CDP-555ESD的机子最不值得购买,DA部分为一块1541(索尼好多低档机里也会用到,马兰士的新款旗舰用的是1541,但采用的是精选特级的,详细为1541AS2带皇冠标志的),ESD系列最高级的为X7ESD,其DA为精选级双PCM58后序带S的。
提供喜欢索尼的朋友参考。
试下用555ESD和333ESJ对比一下你就知道后者比前者要好出几多了。333ESJ看起来比555简洁,但其布局极其合理,两个变压器在一个仓,转盘和电源整流在一个仓,数字和模拟部分又一个仓,其中模拟部分用到好多音频专用的蓝色薄膜电容。最明显333ESJ的声场、力水、声底的厚度要比555ESD要好很多。但333ESJ的光头不好找(虽然它是九几年的新款机),而88年的555ESD光头较易的找到,与它同样光头的机有302ES,303ES,502ES,552ESD,553ESD都一样的,其中最便宜的302ES(两百多元的机子)转盘部分和他是一模一样的,打开底盖直接把连着一块调整光头激光功率和寻迹取聚焦的电路板的整个架连同光头一起搬过去这样换光头就最简单了。但除了302ES这机子之外其它的机就只能拆光头,虽然它们光头是一样的但它们连着的那块电路板不一样。拆光头就很麻烦,要把光头旁边的磁片全拆下来,反正就太麻烦了……
玩555ESD的朋友记住,如果你的555转盘部分坏了就直接买一台正常的CDP-302ES的机子更换就行了,如果是我更换的话十多分钟时间就够了。但如果单拆光头的话最起码要差不多一个小时。
列了这样多的CD机居然漏了333ESD。上面我所说的ESD机子光头都一样,这个333ESD的也不例外。另请注意这台333ESD转盘部分完全和303ES,还有553ESD一模一样,更换光头直接打开三个弹簧支架的螺丝整个架搬过去就行了。但如果是302ES的话你就要拆光头了,很麻烦的,如果你的螺丝刀不好用的话很容易就搞坏螺丝而拆不下来了。302ES的支架只和555ESD的一个样。
可是话又说回来,333ESD的价格和303ES的也差得不远了,不是很值得。像555ESD的302ES差价那么远的机子当然值得了。333ESD的音频部分设计和555ESD很接近,都是一块1541作DAC。普通,远比不上双PCM58的。
敬告各位玩此类光头机子的朋友们,这类光头一般不存在老化不认碟的问题。即使老化你调一点点转盘左角的那个激光功率的电位器随便再用三几年应不成题(索尼的151A光头就不一样,没有仪器和技术的话可能你这一调便使光头完全完蛋了)。但这光头最怕的问题便是透镜动作的那条轴粘上尘污而上下动作困难,很多朋友的机不读碟但将整台机倒过来它就可以工作了,可正常摆放的时候便又不读碟了,解决这个是最困难的了。本人最怕搞这个故障,有时候搞好了可过一段日子毛病又回来了。另此类行磁的光头的机子不宜侧着试机,有些朋友为了证明这种机子读碟能力牛而将机子侧着身子播放来试,这是最大的错误。这样的话磁光头移动阻力增大第一时间会烧毁驱动的三极管子和光头的线圈被摩擦短路或开路。
索尼的机子因为修理容易,光头问题容晚解决还有用料足。所接触的机子里最难侍候的是松下的机子,光头易死,读碟能力差而最不值得玩。还有健伍的也不行,山水的机用料最好可声音又不行。安桥的机用索尼头的可以,但它家总喜欢用东芝的光头很讨厌。狗仔(JVC)的机用K2解码的机不错,但价格贵了一点,但不爽的是它家很多是自己的光头。说来说去还是索尼的和天龙的机好,天龙差不多都是索尼的光头。其中用240A和150A的光头的机比较后期。越老的机用的料就越多,机子也就越重,声音也就越不好。新款的机越重的话当然就好咯,可价格又贵 。
补充一部分常见索尼的机子和所用的光头型号:
222ESD,227ESD,228ESD,507ESD,337ESD,338ESD。这些机子用的一样是行磁光头,都是151A,此光头故障率远比555ESD,553ESD那个BU-1系列光头的要高。且光头小器,调大一点点激光功率好易击穿发光管而报废。建议这此类光头的机子不要首选。BU-1光头的为85或86年的机子,151A头的为88,89年的机子。
还有高级机系列的X33ES,X333ES,X55ES,X555ES,555ESA,777ESA,X7ESD,X77ES,X777ES,333ESJ,555ESJ,777ESJ等机子用的大多是190光头或272光头。此类行磁光头型状和553ESD的BU-1光头很相似但不能通用。另此类光头不好更换,广州可以维修,但价格会吓你一跳。相对耐用度还是要输给553ESD里的BU-1。
还有索尼的CDP-?系列的机子,也就是没有ES后尾的。里面也有高档的机子,X500和X900就是一个例子。89到90年的机子常用的是150A光头,像CDP-750,950,970等就是。今天的目光来说,此光头不担心坏,因为市面上的210A和212A是通用的。
还有90年代初期的机子大都是240A光头,此光头耐用度高。中国市场的CDP-311,397,411,897低价机都是用这个光头。高级机XA3ES也是这个光头。
还有更后期的XA?ES系列的为光学固定光头了。
222ESD,227ESD,228ESD,507ESD,337ESD,338ESD。这些机子用的一样是行磁光头,都是151A,此光头故障率远比555ESD,553ESD那个BU-1系列光头的要高。且光头小器,调大一点点激光功率好易击穿发光管而报废。建议这此类光头的机子不要首选。BU-1光头的为85或86年的机子,151A头的为88,89年的机子。
还有高级机系列的X33ES,X333ES,X55ES,X555ES,555ESA,777ESA,X7ESD,X77ES,X777ES,333ESJ,555ESJ,777ESJ等机子用的大多是190光头或272光头。此类行磁光头型状和553ESD的BU-1光头很相似但不能通用。另此类光头不好更换,广州可以维修,但价格会吓你一跳。相对耐用度还是要输给553ESD里的BU-1。
还有索尼的CDP-???系列的机子,也就是没有ES后尾的。里面也有高档的机子,X500和X900就是一个例子。89到90年的机子常用的是150A光头,像CDP-750,950,970等就是。今天的目光来说,此光头不担心坏,因为市面上的210A和212A是通用的。
还有90年代初期的机子大都是240A光头,此光头耐用度高。中国市场的CDP-311,397,411,897低价机都是用这个光头。高级机XA3ES也是这个光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暴君农
暴君农
当前离线
积分25
44
主题3718
帖子25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积分25
注册时间2009-3-6
发消息
9#
发表于 2012-1-31 12:37:26
|
只看该作者
光驱头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rlsa
carlsa
当前离线
积分2
3
主题408
帖子2
积分
初级会员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积分2
注册时间2011-12-17
发消息
10#
发表于 2012-1-31 16:23:09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了!
高级转盘用的较多的好像是 CDPRO2
TEAC DCS 有用但毛病真多,我朋友用两年头就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uts
guts
当前离线
积分13
75
主题4654
帖子13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 积分
积分13
注册时间2009-4-1
发消息
11#
发表于 2012-1-31 17:39:5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avidxtb
davidxtb
当前离线
积分73
228
主题1万
帖子73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积分73
注册时间2008-3-28
发消息
12#
发表于 2012-1-31 18:01:21
|
只看该作者
TEAC VRDS的转盘虽然精密,但太娇贵,光头稍有老化,就跳碟。用了几年,深有体会
反观飞利浦的转盘,什么烂碟都能读得顺畅。
倒是提醒钟情于VRDS的烧友,好看并非就是好东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pieryu
pieryu
当前离线
积分81
230
主题1万
帖子81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积分81
注册时间2005-1-23
发消息
13#
发表于 2012-1-31 18:05:35
|
只看该作者
用校长的方法 擦擦更健康
GRADO RS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avidxtb
davidxtb
当前离线
积分73
228
主题1万
帖子73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积分73
注册时间2008-3-28
发消息
14#
发表于 2012-1-31 18:07:38
|
只看该作者
擦了,没有用,还是跳碟。
不过飞利浦的那些金线的碟,跳的少,不知道是不是好飞利浦那一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pieryu
pieryu
当前离线
积分81
230
主题1万
帖子81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积分81
注册时间2005-1-23
发消息
15#
发表于 2012-1-31 18:09:34
|
只看该作者
哦 我的从来没有跳碟过 就是时间久了 选曲有点犹豫 擦了就状态恢复
GRADO RS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