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居扶贫基金会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精准扶贫,补齐收入短板
发布时间:2016-01-29
分享到:
    没有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才是全面小康。
  让每个人都活出幸福感,才是高水平全面小康。
  抱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省政协委员、浦江县畜牧兽医局原局长张飞联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省人民大会堂。
  1月24日下午,在省政协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她站在大会发言席上,为低收入群体呐喊和代言:继续开展精准扶贫,让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
  张飞联委员的报告,来自田间地头,印刻着她浓浓的三农情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为了清晰地回答好这个问题,去年以来,张飞联委员多次下乡调研。每到一个村,就和村里的贫困户聊天,弄清致贫原因,以期开出脱贫药方。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群体增收帮扶和精准扶贫,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精准扶贫,是浙江的‘法宝’,理当继续用好。”她说,就让精准扶贫,补齐浙江人的幸福短板。
  一张民情表:
  扶贫,精准到人“扶持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扶贫问题时,反复强调的问题。只有精准到人,才能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2015年12月23日,在即将迈入“十三五”的重要时刻,浙江郑重宣布:已全面消除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
  在张飞联等省政协委员看来,浙江提前五年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靠的恰恰就是“精准”二字。
  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育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无缝对接、精准到人的扶贫模式,让之江大地上的绝对贫困现象逐渐消除。
  “在浙西南偏远山区,还有部分家庭,年收入虽然远在4600元以上,但因为家庭成员多是年老体弱、生病致残者,缺乏劳动力,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负担重,增收难度很大。”张飞联委员说,面向“十三五”,精准扶贫要更多关注这样的群体。
  “亟待加强他们的‘造血功能’,增加低收入农户劳动收入;加强保障性‘输血’,增加年老病残者的低收入农户转移性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8分钟的发言,虽然短暂,却是参政议政的重要体现,张飞联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递着自己的美好愿景。
  当翻阅到政府工作报告的第26页时,省人大代表、温岭渔民郭文标眼前一亮,顿时心潮澎湃起来。走出省人民大会堂,他立即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出一条信息:有渔民保险了!感谢省政府,老渔民有保障啦。
  这两年,从温岭石塘走来的郭文标,一直为失海渔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而奔走呼号。时代在演进和发展,洗脚上岸的老渔民,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加大社保工作扩面力度,做好渔民养老保险工作。”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给予这个群体的响亮回复。“我们还期待能把失海渔民的家属也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郭文标代表说。
  人大会议分组讨论期间,省人大代表、衢江区实验小学校长马建红告诉记者,虽然衢州和全省同步消除了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但扶贫工作与脱贫工作是动态发展的,以低收入农户为例,他们可能是新产生的扶贫对象,所以扶贫还需持续接力下去。
  无疑,只有明确到人的精准扶贫,才能随时跟踪和解决动态贫困,让暂时陷入贫困的老百姓不害怕、不孤单。
  一张时间表:
  脱贫,快速高效
  作为全面小康的领跑员,浙江在扶贫脱贫问题上,一直展现着自己的速度和效率。
  1997年,率先实现贫困县摘帽;2002年,率先实现贫困乡镇摘帽;2012年,率先推出扶贫最高标准;2015年,率先实现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这是扶贫之路上的浙江时刻表,目标清晰,成效显着。
  这些年来,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从建设“两创”“两富”再到迈向建设“两美”浙江,我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五年出台一个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上马一个针对特定贫困群体的扶贫工程。
  从“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到“欠发达乡镇奔小康”,从“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从“下山脱贫”到“山海协作”,从12个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到丽水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浙江不断调整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方向,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说,“谁来扶”,是精准扶贫必须回答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浙江,这个问题毫不含糊。2008年,浙江省率先建立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在全国最早实施精准扶贫,动员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
  “精准扶贫,意味着必须更加精准发力。”省政协委员、台州市副市长赵跃进的会议包内,放着一份《关于推进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他认为,浙江一直以来就十分重视扶贫工作,扶贫项目众多、机构众多,却仍存在协调难、难协调的问题。
  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为重视扶贫,浙江举社会全力,如农林、民政、社保、住建、教育、供销社、组织、妇联、残联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和单位,均有自上而下的项目、资金。“但在开展扶贫活动中,扶贫办客观上难以起到规划、协调、组织、实施、评价的作用。”赵跃进委员深有感触地说。
  十三五’期间,浙江要快速高效脱贫,首先必须理顺体制机制,解决谁来领导组织实施扶贫工作的问题。”为此,赵跃进委员建议,成立由省领导担任组长,扶贫办、民政、社保、教育、农林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配强扶贫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一张心愿单:
  致富,激发内力“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困难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来料加工、光伏村、农家乐、农村电商……从“输血”到“造血”,从建设美丽乡村到打造特色小镇,浙江更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这几日的寒潮很冷,不过,省人大代表马建红的微信朋友圈里很热——卖橘子。衢江盛产橘子,每年此时,橘子的销路都会困扰着部分橘农,工作在外的儿女,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父母或乡亲卖橘子。这让她不由地想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同样是种橘、卖橘,记者去年11月在台州临海涌泉镇采访时,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托橘园发展采摘游、兴办农家乐,成立青年电商协会,从马路市场、批发市场再到网络市场,三代临海涌泉人,以橘为圆心,画出了致富奔小康的美好图景。
  “造血”,意味着要真正激发人的内生动力。《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指出,要“坚持开发式帮扶与扶助式帮扶并举”、“实行点对点、滴灌式精准帮扶”,“增强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能力促增收,这是张飞联委员提出的首条建议,“首先,应将欠发达地区的交通道路、水电、卫生等农村生活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加大投入,改善低收入村的生存条件;同时,扶持这些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林下经济等,提高生产能力;再者,抓好低收入农户劳动技能培训。”
  显然,她的建议,与浙江的新目标不谋而合。省委书记夏宝龙曾表示,“十三五”及以后更长时期,浙江将在确保贫困现象不反复的同时,把重点转到帮扶低收入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推进扶贫开发迈向新境界。
  看到规划纲要草案里写着,“光伏帮扶工程。以低收入农户为重点,扶持安装光伏电站。力争每年投资10亿元,推进1万户”,省人大代表、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村支书施颂勤会心一笑。缙云县实施的“光伏助农”项目,为笕川村增添了色彩。
  “我们笕川村是全县首个‘光伏示范村’,有了政府的优惠政策,农户申请安装热情很高,目前全村安装户数已达200多户。”施颂勤代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安装2千瓦光伏发电,政府补助6000元,农户投资12000元,每年可稳定增收2000元。
  而今,通过扶贫方式的改革创新,随着公共资源的不断延伸,以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一度沉睡的土地、资产、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逐渐被激活。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浙江广袤的农村土地上,一片勃勃生机。

  不断深化演绎精准扶贫,不断创造脱贫致富奇迹,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浙江要努力接长低收入群体的幸福短板,让获得感来得更猛烈一些。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 江西省光华扶贫基金会 赣ICP备16000116号      联系地址:南昌市育新路22号金合大楼5楼 邮编:3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