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京东云?

  • 2025-10-24 08:36:36

京东云进化史:从内部支撑到行业引领

京东云已成长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核心力量。根据IDC《中国云运营服务市场(2021上半年)跟踪》报告,京东云连续五年稳居中国云服务市场第一阵营。

2011年起,京东日订单量激增至50万单,原有系统难以承载高并发流量。为此,京东引入云计算高级人才,并于2012年上线第一代微服务平台,推动Docker容器化技术应用。

2014年,京东全面容器化,推动JDOS1.0升级至JDOS2.0,引入Kubernetes,实现微服务架构标准化。该阶段完成海外业务系统解耦,奠定京东云在云原生领域的基础能力。

2015年后,京东业务多元化发展倒逼技术升级。引入阿基米德调度系统后,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提升3倍,仅双十一大促期间就节省数亿元服务器成本。

2016年4月,京东正式对外提供公有云服务,标志其从企业级技术平台向开放云服务商转型。

目前,京东拥有超200万容器,运行全球最大规模的Docker/Kubernetes集群之一,是CNCF开源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弹性云与多云布局构筑核心竞争力

京东弹性云依托容器技术实现自动化扩容与资源调度,适配电商节常态化下的高并发场景。大促期间可自动扩展计算资源,流量低谷时回收冗余节点,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

与此同时,京东构建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支持跨云平台统一管理,覆盖IaaS、PaaS到SaaS全栈服务,有效解决客户被单一云厂商锁定的难题。

在物流国际化部署、AWS/Google云平台接入、托管K8s集群适配等关键领域,京东云展现极强兼容性与落地能力。

复杂业务淬炼出的技术底座

经过多年大规模电商业务打磨,京东云具备高度标准化和灵活调度能力。无论是千亿级日常调用,还是双十一大促的爆发式访问,均能稳定支撑。

其技术演进路径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产业中去”的特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交通、制造等行业70多个城市产业数字化项目。

京东云的开放战略:解耦与生态共建

京东云始终坚持不搞强耦合,并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解耦能力,满足多样化需求。

这种以平台核心价值为基础、而非通过设置耦合障碍来绑定用户的做法,符合云计算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京东云还需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以便迁移用户或构建复杂混合云的客户能顺畅过渡并在京东云稳定落地。

正如京东科技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所言:“京东云永远不做产品捆绑,不让合作伙伴做选择题。”这一承诺赋予了用户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对行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PaaS层的耦合并不总是负面的,有时是为了提升效率的合理设计。因此,京东云不仅要具备解耦优势,更要在自研PaaS层面形成竞争力。

在当前IaaS竞争红利逐渐减弱的背景下,京东云通过自研PaaS强化差异化优势,是打造长远竞争力的关键。

值得肯定的是,京东云还积极引入第三方生态PaaS,丰富应用市场。这在行业内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属罕见举措。

回顾京东的发展理念,“甘蔗理论”强调通过开放各环节的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生态体系,从而争取更大利益。换言之,放弃对自有产品的特权,才能吸引更多“甘蔗节”,以丰富的生态和多元选择吸引用户。

京东云的开放战略不仅体现其价值观,更是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政企客户构建混合云场景时,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复杂性与迁移成本,并提供多样化的SaaS选择,从而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当下云计算市场竞争白热化,BATJH纷纷入场。京东云一方面简化跨云迁移流程,确保用户“上得去,下得来”;另一方面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混合IT环境,并推动应用服务层的持续创新,这种做法有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开放,始终是京东的核心理念,也是京东云未来成功的基石。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极限竞技游戏活动前线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