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水漂秘籍!4 个方法,让石头漂得更远,弹跳次数更多!

  • 2025-10-24 09:30:06

根据“伯努利原理”,流体流动的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强就越小。而压强大的流体会“挤压”压强小的流体。

一块石头掠过水面。图源:wikipedia.

当石头掠过水面,会使表层的水快速流动,导致压强变小。而深层的水仍处于静止状态,压强较大。

因此,下层的水会往上涌,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向上托举石块,让它弹跳起来。

每一次弹跳,石头都会损失一部分能量,因此会越跳越矮,速度也会越来越慢,最终无法让水面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只能沉入水中。

打水漂示意图。图源:wikipedia.

因此,让石头在水面上持续弹跳的关键,就是要能迅速扰动水面。

原理懂了?实战技巧才是关键!快查收科学家验证的“打水漂秘籍”!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扔出的石头会不断损失能量,因此要一开始就让它们获得足够的能量,才不会直接坠入水中。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它们的速度足够快。

图源:花瓣网

所以要想打出很远的水漂,需要一定的手臂力量,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实操要点:投掷时身体略微侧倾,重心向前,以腰部带动手臂发力。

回忆下你玩桌面陀螺的时候,是不是静止的陀螺根本无法在桌面“站立”,而快速旋转的陀螺却能在桌面上稳稳“站立”?

这就是“角动量守恒”原理——旋转的物体倾向于保持稳定。

这一原理对于打水漂也同样适用:旋转的石头在空中飞行时最稳定,损失的能量也较少,有利于弹跳。

实操要点: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石头边缘,拇指顶住背面,手腕保持灵活,用手腕发力将石头“甩”出去。

在新西兰哈斯特打水漂的人们。图源:wikipedia.

科学家还发现,当石头和水面撞击时,如果石头和水面的夹角为20°,最有利于石头弹跳起来。

因为在这个角度入水时,石头和水面的撞击时间最短,消耗的动能是最少的,所以这个角度也被称为“黄金20°”。

实操要点:让石头平面与地面平行,降低重心。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以及选手们的经验,最合适的石头应该是扁平薄片状的,厚度不超过6毫米、直径约3~6厘米,整体重量不要太轻或太重。

世界纪录保持者库尔特·斯坦纳 (Kurt Steiner)挑选的石头。图源:https://www.outsideonline.com/outdoor-adventure/water-activities/stone-skipping-kurt-steiner/

欢迎各位反馈“战果”,看看谁是打水漂高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极限竞技游戏活动前线 All Rights Reserved.